他看着眼前初具规模的圣地,心中充满了自豪与期待。
这座圣地凝聚着众人无数的心血和汗水,是他们在新时代迈出的坚实第一步,也是通向未来繁荣的基石。
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林峰全身心地投入到恢复科技的工作中。
他首先在圣地的边缘地带,挑选了一处相对安静且灵气充裕的地方,着手建立临时科研实验室。
这里四周环绕着郁郁葱葱的树木,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,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。
实验室的主体建筑是一座坚固的石屋,它的墙壁厚实而古朴,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沧桑。
屋内摆放着从各地搜集而来的科研设备,这些设备在末世的动荡中大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,但在林峰眼中,它们都是无比珍贵的财富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林峰带着一群对科研充满热情且颇具潜力的队员,开始对这些设备进行修复和调试。
他们小心翼翼地打开一台台仪器的外壳,仔细检查内部错综复杂的线路和精密的零件。
每一个零件都承载着科技的奥秘,每一条线路都连接着未来的希望。
“来,把那个微型焊接器递给我。”
林峰专注地盯着一台电子显微镜,头也不抬地说道。
一名队员迅速将焊接器递到他手中,林峰熟练地操作着,眼睛紧紧盯着显微镜下那细微的焊点,双手沉稳而精准地进行着焊接工作。
这个焊点极小,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整个零件报废,而这个零件又是修复这台显微镜的关键所在。
林峰屏住呼吸,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,但他全然不顾,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。
经过漫长而紧张的操作,终于成功完成了焊接,他轻轻舒了一口气,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。
与此同时,赤瞳则带领其他队员继续完善圣地的建设工作。
他们首先对圣地的防御系统进行全面升级。
在圣地的周边,挖掘了一条宽阔而深邃的壕沟。
壕沟的挖掘并非易事,队员们手持简陋的工具,在坚硬的土地上一寸一寸地掘进。
烈日高悬,阳光无情地烘烤着大地,队员们的汗水湿透了衣衫,但他们没有丝毫退缩。
壕沟底部布满了尖锐的木桩,这些木桩是队员们从附近的山林中砍伐而来,经过精心挑选和打磨,每一根都坚硬无比,犹如一把把利刃。
在壕沟的上方,搭建了坚固的木质吊桥。
吊桥由粗壮的原木搭建而成,表面经过特殊处理,不仅坚固耐用,而且具备一定的防滑性能。
平时,吊桥放下,方便人员和车辆进出圣地;一旦遭遇危险,吊桥能够迅速拉起,切断敌人的进攻路线,成为圣地的第一道坚固防线。
在圣地的城墙上,安装了威力强大的弩炮。
这些弩炮是队员们集思广益、精心打造的成果。
制造弩炮的材料大多取自废旧的金属和木材,队员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,将这些看似无用的材料重新组合,赋予它们新的生命。
弩炮的弩箭长达数米,箭头由精钢锻造而成,尖锐无比,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。
为了提高弩炮的精准度和射击速度,赤瞳组织了一场又一场的研讨会议,与队员们共同探讨改进方案。
他们在弩炮上安装了简易的瞄准装置,通过反复试验不同的角度和力度,记录下大量的数据,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调整。
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改进,弩炮的射击精准度得到了显着提升,能够在远距离准确地击中目标,为圣地的防御增添了强大的火力支持。
除了防御系统,赤瞳还十分注重圣地的生活设施建设。
他们在圣地内开辟了大片的农田。
农田的选址经过了精心考量,这里土地肥沃,水源充足,是种植农作物的理想之地。
队员们用勤劳的双手,将这片荒芜的土地开垦成一块块整齐的农田。
他们种植了各种适应本地气候的农作物,有小麦、玉米、蔬菜等,以满足圣地居民的生活需求。
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,赤瞳邀请了曾经在农业领域有丰富经验的老者,向队员们传授先进的种植技术。
他们采用了科学的轮作和间作方式,合理利用土地资源,让土地始终保持肥沃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